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一睁眼成了七个拖油瓶的极品婆婆 > 第214章 回忆试卷

第214章 回忆试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一次单独在外过夜,他才八岁,但芸芸学子谁都要受这等罪,为了出人头地,大家就是如此苦过来的。方桂香满心满眼尽是孩子,怕马车跑起来晃晕他的头,董有林四平八稳地慢慢赶车。回到西街,紫云胡同里只有他一个娃去参加春闱,周围的行人停下脚步,或者特意扒在门边看着,董花生状态不佳,被他爹一把抱进屋里。街坊邻里见状纷纷摇头,在背后小声嘀咕。“这么小的孩子去科举,就是受罪,八岁的孩子能中秀才?真是异想天开。”

“啧啧啧,连考三天两夜,真是折磨人啊,眼下成绩倒是其次,关键先把孩子养回精气神才对。”

有人搭腔:“董家不缺吃穿,养几日就生龙活虎了。”

头一天回家,躺在熟悉的床铺上,董花生心宽松下来,睁眼喝水吃饭,闭眼呼呼大睡。第二日煞白的小脸恢复些许红润,董佳音年纪尚小,是个会心疼人的,她看哥哥皮肤干燥,嘴唇脱水起皮,就将心爱之物全拿出来。董花生毫不嫌弃,由着妹妹在自己脸上涂涂抹抹,不一会儿的功夫,死皮用温帕子一抹直接脱落,嘴唇不干了,脸和手也滋润不少。他一句话不吭,全家人不吵嚷他,文修齐就住在隔壁,他是过来人,即便是山长的身份,也并没有勒令他去答话。董佳音少见地没嚷着回乡下,她每日将心爱的花草摘一把插瓶,放在董花生一抬眼帘就能看见的地方。照她的话说,鲜花可以使人心情愉悦,方桂香依着她,任她折腾,每日送进屋的鲜花各有不同。一连静养三日,董花生总算缓过劲了,他开始下地走动,与家人交谈互动。李英兰正坐在堂屋夹核桃,准备给小花生做糖炒核桃,吃了能补脑。“阿奶~我这次被安排到了席号。”

李英兰眨眨眼,夫子提及号位时,她在旁边专心听讲过,因为今年参加的人数暴增,席号是官府在贡院庭中临时搭建的号舍,只有茅草为盖。“阿奶~要不是你们给我准备热饭菜和护膝袄子,我第一日就要被抬下场,你们不知道席号的许多人都挨不住夜晚,主动放弃考试。”

李英兰抓一把生核桃,给他示意他吃:“能咬紧牙关挺过来实属不易,你还记得答卷上的多少内容,得空抄下来,给文山长看一眼。”

董花生点头:“是,孙儿这就去。”

回屋重新拿起笔墨,他吐出一口浊气,回忆三场考卷的内容。第一场,考经义。题目选自《尚书》、《春秋》、《礼记》。考题是注明某一页某一段的第一个字,让学子将其后部分段落全部默写。第二场,考试帖诗。以“秋光先到野人家”为题,写一首五言八韵诗和一首赋得。第三场,考时文题。“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题目选自《论语·述而》。第三场的卷子最后跟着一题九章算术,因为只考一题所以没有单独考一日。董花生边回忆边书写,停停顿顿,再走出厢房已经是黄昏时分。李英兰出来给孩子端来人参鸡汤:“老村医翻山越岭挖到的人参,专门送给你补身体。”

董花生心里一股暖流而过,喝了干净又舀鸡汤泡饭,就着腌菜香喷喷吃完。“阿奶~我们一起去文叔叔家可好?”

董花生对自己的答卷没有把握,他怕写得一塌糊涂挨批评,所以非要拉着奶奶去。李英兰岂有不依的道理,嘱咐方氏看顾好佳音,她带上一罐糖炒核桃登门。文修齐当这几年山长,人变得老成,对书院学子是出了名的严厉,他一言不发看誊抄试卷,董花生紧张得使劲扣茶杯上的花纹。“你这个答卷,试帖诗两首写得颇有灵性,时文题我看要依据考官的品味。”

“而且今年的秀才名额减少,是否考中,在五五之间。”

文修齐此话比说“一定会落第”还要扎心,若他说肯定不行,那就没盼头,好好开始复习,准备下一场考试。现在说五五之间,这不是给人燃起希望,又可能浇灭希望吗?李英兰少不得要追问两句:“为何只在五五之间,是哪里不妥?”

文修齐倒是爽快地说出自己的见解:“旁人的时文题无不是洋洋洒洒写下千字万字,他写的虽好,却略短了些。”

文修齐视线略过李英兰,又问一句:“你的卷面可干净,字体如何?”

董花生老实道:“卷面干净,握笔累了我就停下来,保证写字的手不打颤,许是休息的时间过长,所以花在答题的时间就少了。”

文修齐颌首,垂眸沉吟半晌才道:“你不必有心理负担,以你现在的水平,即便本次春闱不中,下次一定会中。”

“下次一定会中?”

如此肯定的话,可见文修齐对董花生寄予很高的期望和认可。李英兰听罢,又惊又喜。她孙子从小就需要鞭策着学习,后来上了书院有同窗和夫子监督,她在课业上能插手的地方就变少了。真正插手过,当属她曾经冒险,把空间里面的白话释义版本四书五经取出来,给小花生当学习工具书,帮助他理解晦涩难背的古文。董花生的四书五经学得不那么费力,白话释义文功不可没。转头看孩子,他的脸色也转阴变晴,揭过考试这一块,两家人又闲谈一场才离开。出门以后,他们没有放松,而是提着礼盒去鸿胪书院,找授业夫子再看一遍卷子。此时鸿胪书院又招收了一批新童子,七八个人,董花生因为吃喝好,才八岁就比普通孩子略高,他眼神落在新童子身上。四五岁的年纪,满脸兴奋地在书院排队,领取儒衫和庄子巾,和他从前一模一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