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上,同事之间需要鼎力配合,相处融洽。但这并不代表着你们就能成为朋友。再好的同事和朋友也是有区别的。因为必定你们之间存在着利害冲突,同事间也存在着必然的竞争关系。到了30岁这个年纪,大家都已经成熟了,面对职场,同事之间还是适当地有些距离的好,这不但可以让你们相处得更加和谐,也可以帮你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社会在不断进步、经济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城市在膨胀,早出晚归、东奔西跑,老朋友要见个面比登天还难;蓦然回首,每天和你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人是谁呢?不是你的亲人,也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同事。是谁和你在办公室面对面、肩并肩?是谁和你在厕所喋喋不休、窃窃私语?是谁和你共赴饭局推杯换盏、酒酣耳热?同劳动、同吃喝、同娱乐,现如今同事在一起的内容之丰富,已经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已经非“文化”一词不能容纳,故曰新同事文化。同事关系好,本是好事。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互助当然是好的,但是切记同事之间拒绝亲密。同事就是同事,不是朋友,交朋友,除了志趣相投外,忠诚的品格是最重要的,一旦你选择了我,我选择了你,彼此信任、忠实于友谊是双方的责任。同事就不同了,一般来说,同事之间是因为工作需要而互相亲近,共同的利益使你们关系紧密,但当存在利益冲突时你是不可能选择同事的,除非你在人事部门工作。所以,你不能对同事有过高的期望值,否则容易惹麻烦,容易被误解。适当的距离能让你跟他看起来最美。周涛不是一参加工作就有这种意识的,后来经历了一些事情,想法也就渐渐改变。周涛曾经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从小在一块玩儿,后来工作了又在同一个部门。这样的缘分是不多的。但是有一天碰到了升职问题。周涛和他朋友能力差不多,都是候选人。单位领导很头痛,难以取舍之下来了个民主投票,结果周涛胜出。两个人就出现问题了,虽然面子上没什么,但感情明显淡了,很少再讲心里话。不过谁也没有点出来。要是大家一起升,可能还是好朋友;不在一个部门的话也可能会好点。可命运就是这样。所以这事以后,周涛就决心不在单位交朋友,特别是一个部门的。的确,两个好朋友,不管谁升职,另一个人心里都会不舒服。如果嫉妒心强一点的话,可能会严重到不相往来的地步。不是朋友就没这个烦恼了,退一步说,就算你有什么想法,我也不想知道。不过周涛解释说,不交心不代表冷淡。他现在对同事都很好很亲切,大家都像朋友。工作上,他很讲原则。不过平日里都跟同事打成一片,比如一起吃饭娱乐,从不端领导架子。这大概可以形容为“等距离交往”吧,没有特别好的,也没有不好的。社会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认为,人们在空间或心理上的接近会使情感上产生亲近感。同事之间有很多机会进行工作、生活、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成为朋友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但由于种种因素,比如升职、荣誉、经济利益等,同事间又最容易有矛盾,而且关系越好受伤越深。好同事并不等于好朋友,朋友圈是8小时之外的天地,而同事圈则是8小时之内的空间。好朋友之间的友谊多数是建立在共同的性格、经历、爱好、习惯等等不可选择的“天然因素”之上。而好同事之间的友谊固然也不能排除这些因素,但双方之所以能“好起来”的原因则多数是由于共同的工作态度,在单位中共同的地位、处境,共同的工作经验,乃至对某些领导的共同不满,及对某些同事的共同看法等临时性因素的作用。办公室生存法则的第一条,就是搞好群众关系,这主要是为了尽量不给自己树敌。不幸的是这两者之间原本就是矛盾的:办公室是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的小社会,有时候你跟某些群众关系搞得太好,就等于跟另外一些群众结怨。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每个人都会忍不住地要为自己的立场站队,所以在办公室最安全的办法就是不站队:跟每一个同事保持和善、友好的态度,而不发展任何亲密特殊的关系。因此,你不要妄想自己的同事会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由于每个人所站的立场不同,个人利益的趋向也不同,对未来的发展和看法也有着自己最自私的一面。所以你没有必要像要求自己的朋友一样去要求自己的同事,相反你应该适当地和同事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过于疏远,也无须太过亲密,不远不近的感觉才是刚刚好的感觉。这样不但你们相处得会更加融洽,你的内心也会更加平衡,不管未来出现了什么样的事情,你都可以用一种冷静的态度去处理,而不会因为和同事的那份剪不断理还乱的情分,打乱了自己行为的方向和思路。而立箴言有句话说得好:“距离产生美。”
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那些恋爱中人,在职场的同事关系中也同样重要。30岁的男人,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自己的同事当兄弟。他不仅会影响到你今后处理问题的正确态度,还有可能使自己在面对竞争的时候无法坚定意志。总而言之,还是保持与同事之间的距离感吧。它不是冷漠,而是一种保护自己、保存实力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