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水墨鄂州 > 第39章 鄂州苗蛮进入了和平发展时期

第39章 鄂州苗蛮进入了和平发展时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干戈不断的岁月里,鄂州苗蛮人非常想过着依山而樵,逐水而渔的生活,只是他们想要的波澜不惊,却总是以战争方式转移改变了。由于夏族势力强大不断出兵占领与鄂地相连江淮一带地域,势弱的鄂地苗蛮自知无法与其正面抗衡,只得向东南方向发展,把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南蛮作为征服对象,江汉平原上星罗棋布的古城有可能就是当时苗蛮部落居民迁徙发展居住之所。公元前1950年左右,鄂地的苗蛮与南蛮战争仍然在继续,以岳州为跳板苗蛮向长江下游一带江西湖南的南蛮进行多个战场的用兵,因为在水域范围作战,正好对口苗蛮所擅长的专业。由于在水边长大苗蛮非常善于水域作战,再加上从夏族学会了制作矛这类投掷类远程重型武器,可以在肢体未接触之前就对敌方造成伤害,与南蛮氏族的石弓箭相比,少了张工和瞄准时间,可以在草丛中蓄力,突然站起进行投掷,用密集长矛阵的地毯式覆盖度取代准确度,导致南蛮在战场上节节败退。为了抵御鄂地苗蛮的进攻,居住在湘江河畔南蛮人建筑了长宽达数百米,高近两米,且壕沟环绕土围进行防御,湖南澧县八十档发现的古城址遗址就是证明,还城址大致呈长方形,南北残长一百一十米,宽七十米至八十米。城内分布着成排的房屋,其中有中国最早的高台建筑,城外还有一圈壕沟环绕。经过鄂地苗蛮数十年几代人艰苦战斗,到了夏朝中期帝槐时期,苗蛮势力范围扩大到西至大别山、北至汉水、南临长江下游、东及淮河的丰饶地域。帝杼去世后,夏族又迎来一位雄主姒槐,帝槐又名帝芬,这也是指花朵芬芳之意。所以帝槐名号告诉我们,他在位的时代是夏朝的“槐黄时节”,是夏王朝之花盛开的时节。继位后的槐通过耳读目染的亲身经历,深感夏王室在父亲手中已经得到惊天的变化,地位超然,因此有着雄心壮志的他也希望自己也能有所作为。鉴于夏朝帝槐日益壮大的势力,为了避免与南蛮作战期间腹背受敌,鄂地苗蛮部落首领在审时度势之下主动向夏朝示好,求之不得的帝槐当即向鄂州苗蛮抛去了睦邻友好的橄榄枝。因为帝槐执政期间夏族与东夷族战争还在继续,然后南方还有于夷、方夷、白夷、赤夷、玄夷、阳夷等六支强大的部落蠢蠢欲动,时刻谨记父亲帝杼叮嘱的帝槐,为了不至于再重蹈帝相覆辙,只能采取柔和外交政策与睦邻友好发展。夏朝与苗蛮部落双方都得到了和平发展,鄂州的苗蛮部落开始向夏朝进行朝贡,夏朝的统治地位更加巩固。看到南方强大苗蛮部落向夏朝俯首称臣了,见风使舵的东方诸夷也纷纷息兵止戈的主动宾服于夏朝,一时间,九夷来朝,天下归心。当年正是槐树开花的时节,于是槐树之花之后就成了夏朝的国花,大约便是从姒槐时代开始,槐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于是,夏朝最辉煌的时代在帝槐时代来临,有历史记载姒槐在统治时期他“宾”服了九夷部落,扩大了夏朝的势力,这种说法是不负责任的,也是完全错误的。笔者通过查阅史料发展,早在夏朝帝相执政期间,其就开始出兵征讨淮夷、畎夷、风夷、黄夷等部落了,因为同时出兵征讨四夷部族导致战线铺得太大,最后一不小心被寒浞背后捅了刀子。《竹书纪年》记载,“相征淮夷、畎夷、风夷、黄夷。少康即位,方夷来宾”。夏王朝的统治也不似周王朝那么稳定,帝王用兵征伐诸夷,可谓劳师远征,是需要下大决心的。在文字的简牍时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如果不是规模相当的战事,是不可能记录下来的少康、姒杼、姒槐祖孙三代励精图治,令周边蛮夷来朝,实乃华夏之傲,盖世奇功。如此盛世局面,在其后两千余年间的秦皇汉武帝都没能做到,一直到盛唐时才再次重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