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水墨鄂州 > 第41章:傲娇的鄂州苗蛮根本就瞧不上夏朝

第41章:傲娇的鄂州苗蛮根本就瞧不上夏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华夏王朝经过姒少康、姒杼、姒槐三代君王的东征西讨,天下基本平定,四海宾服,边疆与鄂地的苗蛮签订睦邻友好条约,少了战事的夏朝形势一片大好,国内的环境基本稳定,老百姓都有口饭吃也算是老实听话吧,因此芒在位期间虽说没有什么建树,但也没干啥坏事,勉强算得上是一位守成之君吧。在好芒在位时间不是太长,公元前1833年在位18年的夏朝第九任君主帝芒,在装神弄鬼中于64岁寿终正寝,和他老爹一样死后都葬于安邑附近,其子泄即王位。姒泄,夏朝第10位君主,有史料记载:泄不仅与他的祖父槐、曾祖父杼一样好战;且还非常有治国理政安天下的才能。在位期间,重新延续了夏族对近交远攻的外交政策,不使得王朝版图再次得到扩展,迫使宿敌东夷和西羌等六夷派使者来朝谒见,东夷族对夏朝的统治认可,说明当时当时华夏族统治区域已经到达了朝鲜半岛附近。在治国理政方面,其不仅仅是勤勉理政,还是一位非常有创新能力的君主,据传其通过学习鉴鄂地苗蛮大小部落管理模式,改革了许多夏朝关于治国的方针进行了许多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改革就发明了侯爵制度。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原先属于只有夏王朝内部王宫贵胄才有的礼仪和待遇,以天子的名义依次照搬的全部给予服从夏王朝统治的番邦异域外姓人,比如不用通传就可以自由出入我夏国任何一个区域进行贸易往来;见到皇帝本人不用行繁琐的舔脚、跪地的礼仪,就算是对我大声一点也无所谓;最重要,也是最诱惑的一点就是如果被大部落大族群欺负了,我夏族还可以无条件出兵替你出气,前提就是要按时按点缴纳一定的保护费。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

这个创新在战乱频发夏朝是相当有市场的,尤其对一些弱小部落和国家简直就是保命符,无非就是花点钱消除亡国亡种的忧患,何乐而不为呢。《竹书纪年》记载:“二十一年,命畎夷、白夷、玄夷、风夷、赤夷、黄夷。”

《通鉴外纪》卷二:“《纪年》曰:帝泄二十一年,加畎夷等爵命。”

接受爵位,就代表着归顺,中国历史上帝王对臣下的封爵就是从夏王姒泄开始的。《后汉书,西羌传》云:“至于后泄,始加爵命,由是服从。”

表面上看是夏王赐予边疆各小国的无上荣耀与恩赐是吃亏了,实际上是用了一点点小恩小惠就给这些小国的国君套上了笼头,使他们失去自由,只能服从于夏王朝。在经济上对诸侯、方国加强了控制,在政治上强化了王朝的威力,尤其是哪些接受了封爵却不按规定及时缴纳贡赋的诸侯和方国,毫不留情出兵进行武力征伐。在是否接受夏国封爵的这件事上有人陶醉,就有人清醒,比如鄂地的苗蛮和山东山西之地的东夷族就始终傲娇得很,因为鄂地苗蛮一直将自己排在与夏族平起平坐水平上,我堂堂上古神族怎么可能屈尊去当你后来者夏族小弟,说出去岂不是令天下人耻笑。再说了,夏族这套笼络人心的把戏不就是从我苗蛮部落学去的吗,只不过是升级变了模样共天下诸侯邦国借鉴使用而已。当然,“来而不往非礼也!”

夏朝学习鄂地苗蛮管理模式,鄂地的苗蛮也学会了夏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科技。比如从单一狩猎中取得生活资料脱离出来,安排一部分苗家妇女从事规模的农业种植,因地制宜充分开垦邱林地带的土地成为良田,比如现今湖北土家族,湖南苗族的梯田就有可能是在哪个时候形成的。不仅如此,还依葫芦画瓢学夏族任命管理农业生产的农官,施行优惠政策鼓励苗民在耕种公田的同时可以开荒种植私田,对于新开垦的私田三年内收成全归自己所有,这在当时不仅大大调动了苗民垦荒的积极性,还带动了鄂州本地原始居民和大家世族参与农业种植热情度,这也就后世“江南熟,天下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给农业种植与贸易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鄂地苗蛮在对外交流中与发明马车的东夷族建立了良好外交关系,并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从他们手中换来马车的制作技术。大家都知道华夏时代的运输,基本全靠手提、肩扛、头顶、背负完成,后来,用驴、牛、马等来驮运。随着生产力发展,产品交换日益频繁,产生了对运输工具的需求,马车的出现将鄂州的苗民和原居民从繁重的体力运输中解放出来,使得他们有时间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有时间去谈更多朋友,生更多的娃娃。人口的增加和运输方式的改进,使当时鄂湘赣陕贵地区的军事平衡瞬间被打破,据《尚书》记载,鄂地蛮蛮的几次战争中都有战车参与其中,且传闻当时夏朝的部落首领们常常赶着牛马车,拉着大量货物去邻国进行买卖,其中比较著名的要数商族的祖先王亥了。如果记载属实,那么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夏代,马拉车就已经被应用到战争与生活中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