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水墨鄂州 > 第42章:鄂州苗蛮的扩张威胁到了夏王朝

第42章:鄂州苗蛮的扩张威胁到了夏王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自古都是“红颜薄命,天嫉英才!”

尽管,夏朝帝泄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但却也是一位短命的皇帝,其在位21年就寿终正寝。因为,在古代行军打仗开疆拓土,大家都是向首领看齐的,尤其是在夏朝部落文明时代,首领工作作风基本都是“向我看齐,跟我上”身先士卒。因此,久而久之积劳成疾,不仅要总揽全局安邦治国,还要事无巨细的操心柴米油盐姜醋茶,以至于夏商周很多有能力的君主都是这样累死的。公元前1812年,夏王朝一代富有革新的君主帝泄病死在工作岗位上。随后,其子不降继位成为夏朝第十一任君主。民间野史称不降姓姒,别名叫作降或江成。为什么会叫这样一个名字呢?坊间传闻,不降的母亲是一位来自鄂地苗蛮氏族长的女儿,大家都知道从帝杼开始鄂地苗蛮和夏朝建立了睦邻友好关系,作为维系双方和平友好发展的纽带,除了进贡金银财宝之外,女人也当做贡品被牺牲了出去。但是,鄂地苗蛮却从中看到另外一种政治机会,聪明的女人也可以改变国家或者族群部落的命运。于是,当时鄂地的鄂州就成了当时苗蛮部落功勋贵胄子女们学习进步的高等专属区域。尤其对长相俊美恬静女孩子传授苗蛮部落的“巫灵”之术,也就是后来的占卜术和鬼神学说,说白就是利用生活总结自然现象去蛊惑愚昧的平民百姓和上层显贵们,其中帝不降的爷爷就是典型的代表。老实巴交鄂地苗蛮只想通过稳定邦交关系获取自己生存发展空间,因此帝不降即位后,对内仍施行父王帝泄制定的基本国策,对内抓好经济治理,发展农业生产,稳步改善百姓的生活条件;对外抓牢与各个邦国的交往,广泛的和夷族方国保持友好往来,使国家在总体安全上维持平稳。特别在军事斗争上,矛头始终指向东南方向东夷和东海狐族及当地原居民的世家大族,对于南方南蛮和鄂地苗蛮始终是放松心情的和平共处。然,在半莽荒的部落文明时代,人力始终对抗不过大自然的。根据史料记载,帝不降即位后第6年,当时以中原夏朝为中心的地区一连发生了好几次较大的洪涝自然灾害,受影响的地区除夏王朝外,还包括周边部落和一些方国,比如与鄂地苗蛮毗邻南蛮。这种灾害对于长期与水为临鄂地苗蛮来说不足挂齿,但是对于生活在一马平川平原地区氏族部落来说简直就是致命的伤害,本来鄂地苗蛮与湘土之地的南蛮在军事实力上是不分伯仲的,要不然在这么多年互相攻伐中早就一方灭掉另一方。就在鄂地苗蛮进退维艰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打破了鄂地苗蛮和湘土之地南蛮之间实力平衡。“趁你病,要你命!”

鄂地的苗蛮当即抓住难得一遇的机会发兵南蛮全境,一举将当时湖南境内长江流域南蛮领地全部攻占,至此长江中下游的水上航运路线被苗蛮把持。为了当时正处在水深火热中灾区老百姓能继续生活,鄂地苗蛮通过新开辟的水运航线将储存在后方基地鄂州的粮食源源不断运往当时的湖南灾区,同时苗蛮首领还决定减免灾区的部落贡品。患难见真情!由于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从而避免了曾经南蛮部分地区因天灾引起的恐慌和动乱,稳定了社会局势,甚至周边一些原本属于南蛮部落族群也被鄂地苗蛮的善意给感动,纷纷主动登门拜访,表示想要归附鄂地苗蛮,求之不得的苗蛮首领当然是来者不拒,这就为后面鄂地苗蛮全面接管南蛮之地做好了铺垫。鄂地苗蛮如此明目张胆扩张势力范围,按道理身为夏王朝的君主帝不降应该感到威胁才对,再怎么样也要背后捅刀子破坏一下鄂地苗蛮的扩张速度。其实,帝不降确实有此想法,只不过却是有心而无力。因为,在鄂地苗蛮与南蛮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夏王朝境内东部的九苑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一批奴隶和下层自由民众不满当地贵族的压迫和剥削,联合起来杀死了部落头领,然后组成浩浩荡荡的起义队伍向夏王朝的统治区域发动进攻,声称要恢复原来的氏族部落公有制,不许富人欺压穷人。“攘外必先安内!”

此时夏王朝精锐之师基本都在东海作战,分身乏术的姒不降不得不调动夏王朝的新兵和各邦国的武装部队展开围剿,才旗开得胜的鄂地苗蛮立马遥相呼应派出王牌之师带上辎重物资补给由水路前去帮忙。由于反应迅速,处置果断,九苑的叛乱很快被平定了。《竹书纪年》记载:“不降即位,六年,伐九苑。”

指的就是这场战争。同时,借助鄂地苗蛮等部落的势力,帝不降以一招借力打力的方式进而将一直未归顺的东夷族也臣服大夏王朝的威严下。时隔五百年后,苗蛮部落势力范围再次延伸到河洛地区,且还同病相连的东夷族取得了联系。通过这一次平叛之战,夏朝君主帝不降意识到与周边部落方国保持良好关系的重要性,于是派人送去大量生活物资,安抚帮助出兵平叛的鄂地苗蛮等部落,表示要维持双方长久的和平共处关系。果然,此后数十年,夏王朝与鄂地苗蛮和谐稳定,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但是,在这段时间里,各诸侯国与夏王朝和平共处,并代表与其他部落氏族之间也是和平相处的,反而是为各自的利益不断互相发生争端攻伐,争夺土地和人民,借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鄂地的苗蛮和商侯上甲微,据传商侯上甲微先是联合河国灭掉了有易部族,接着是以皮氏乱政为借口,大举进攻皮氏。诸侯国之间的攻伐和扩张,对夏王朝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虽然这些壮大起来的诸侯在帝不降在世时并没有不臣之举,但却给夏王朝的后世子孙留下了重大隐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