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 > 第一百四十二章 换御案

第一百四十二章 换御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如此,几日过去,王守仁每天都早出晚归。  他的父亲王华本还想劝说些什么,不过见到儿子如此用心认真,便也不好意思打扰了。  作为一个曾经的状元,王华对于自己儿子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虽然这个儿子没有像自己和自己父亲一样考取状元,但是科举成绩却也是出类拔萃的。  现如今,能够被陛下看中编写历史教材,或许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  当今陛下虽然昏庸,但是王华觉得,还没有到暴虐的程度。  而且,似乎跟着陛下混的人,现在都过得不错。  比如当今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刘瑾,他一直跟在朱厚照身边,虽然是个太监,但却从未有人敢看轻他。  再比如,那个奸佞小人李东阳,虽然李东阳现在不做内阁首辅了,但却跑到了太原城悠哉悠哉,好不快活。  如此想来,跟着朱厚照混似乎也没什么不好,王华心中如此想着。  而王守仁,却并没有他父亲的这诸多想法。  此时的他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编写历史教材上面,毕竟这部教材可是要给大明的孩子们学习的,所以王守仁需要尽力将教材编写得优秀。  话说王守仁这个人,其实很奇怪,他的性格跟他父亲截然不同,反而有些地方很像朱厚照。  首先,王守仁在历史上虽然作为半圣,但其实他在其他方面,也有十分出类拔萃的成就。  就比如带兵方面,王守仁在成年之前就曾经去过大明边境游历,对于大明的现状十分了解。  其次,他还喜欢练武,武艺高强。  历史上的王守仁曾经被上百官兵追杀过,可是那些官兵无一例外都没有追到,可见王守仁的武艺何等高强。  当然了,朱厚照之所以要请王守仁来编写历史教材,其实还有另外一部分原因。  那就是王守仁的半圣光环,既然是半圣,所编写出来的教材肯定很厉害吧!  …………  转眼又是数日过去,经过王守仁的不懈努力,一部大明历史教科书,终于被编写完了。  而随着此书一出,整个翰林院也沸腾了。  翰林院当中多是一些老学究,他们很不满朱厚照安排,编写历史教材这么重大的任务,怎么能交给一个年轻人呢?  尽管,这个年轻人是王华的儿子,但那又如何?  毕竟资历不够,阅历不够,编写出来的教材可能会好吗?  于是乎,这帮翰林们便又展开了攻势。  他们在第一时间将那本编写好的历史教材取来,然后开始逐页逐页的看。  原本他们认为错误很难找,可是刚一翻开教材,他们就发现了许多问题。  “哈哈,毕竟是年轻人啊,资历太浅,竟然评论起了先祖高皇帝。”

“是呀,先祖高皇帝那是何等人物,还轮得到咱们评判?”

……  翰林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随后又找到王华,劝说起来。  “王兄,你儿子所编写的教材,有问题啊!”

“是呀是呀,依老夫之见,还是赶快将这部教放弃了,重新编写吧。”

“是呀王兄,这也是为了你儿子好啊!”

……  王华听得一愣一愣的,却是半天说不出话。  他也看过王守仁编写的教材,很客观公正,但就是因为如此,才会出现很多问题。  就比如太祖高皇帝,那可不是他们这些人能够评判的存在啊!  想到这,王华也不禁有些怕了,于是他连忙找到自己的儿子。  “守仁啊,这教材当中的内容,为父看过了。”

王守仁点了点头,问道:“父亲觉得如何?”

王华见儿子一脸认真的模样,又不好意思直接打击,于是说:“很乐观公正,就是……”  话说到这,他的话锋一转,刚要继续开口,却被王守仁给打断了。  “既然如此,那儿子就放心了。儿子最近一直忙着编写教材,反而疏于了习武,儿子这便去练习了。”

说罢,王守仁也不管王华是什么反应,直接一扭头就出了翰林院。  王华站在原地,有些懵逼,一时间也没反应过来。  好家伙,自己的儿子这就去习武了?  突然之间,王华感觉自己把儿子的天赋点点歪了。  王家一直是诗书传家,到了王守仁这里,怎么有了弃文从武的趋势啊?  不过王华不能放弃,这教材一事事关重大,于是他又匆忙的追了出去。  就如此,王守仁在空地上习武,王华就站在一边唠叨。  “守仁啊,太祖高皇帝是咱大明的开国皇帝,你我等人都不可随意评判的。”

“哦?为何?”

王守仁边练习动作边追问。  王华:“因为他是咱大明的开国皇帝啊!”

王守仁:“我知道,为何?”

王华:“因为他是咱大明的开国皇帝啊!”

王守仁:“我知道……”  ……  两人就这般,开始就一个问题争论不休了起来。  而就在两人争执的功夫,雪片般的弹劾奏章却已经送到了朱厚照的御案前。  没办法,人都是有嫉妒心的,更何况是自诩为清流的翰林们呢?  他们不是不满王守仁,他们不满的是王守仁太年轻。  他们这些翰林如此大的岁数,资历阅历都足够,可是陛下却不找自己等人,偏偏找到了王守仁,这是什么道理?  因而,与其说翰林们不满,反而不如说他们不服气。  没错,就是不服气,他们觉得自己应该受到重视,受到礼遇。  带着这种想法,书写弹劾奏章的人慢慢变得多了起来。  原本,朱厚照是不在意这些奏书的,不就是弹劾吗?朕不听就完事了。  可是随着奏书越来越多,朱厚照的御案前终于堆放不下了。  而这个时候,朱厚照也意识到了一件事,自己的御案太小了呀!  于是乎,他又吩咐刘瑾,给自己换一个更大的一点御案。  刘瑾得了命令,不敢怠慢,飞快的就去了。  不得不说,刘瑾的工作效率是真的高。  不多时,朱厚照的御案就被更换成了一个更大的,小山般的奏书放在上面,也不显得拥挤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