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哞——!”
“哞——!”
阵阵蛙声,从一圈红砖围墙内传出,响彻春柳湖。早晨的阳光,最先照耀那一圈红砖围墙,照耀墙内棋盘似的鱼池,池水波光粼粼,宛若铺撒了一层碎金细银。每块鱼池正中都有一座方方正正的土台子,栽植着桃树、梨树、桔树,种上了月季花、茉莉花、栀子花,映得鱼池五光十色,斑斓多姿。这时,池水里,斜坡上,土台旁,栖息着数以万计的牛蛙。若是鸟儿从枝头飞起,或是墙外传来脚步声,漂浮池水里的牛蛙,立即一个翻身,脑壳钻进水里,两条后腿蹬得水花翻卷,躲藏得无影无踪。岸上的牛蛙,有的盘腿而坐,微眯双眼,任阳光照耀,凭春风抚摸。有的盯准泥土里钻出的蚯蚓纵身跃起,猛扑上前,一张口,吞进肚里。鳅儿站立围墙门口,仔细看着这一切,脸上露出爽心地微笑。他挑起两鱼桶饲料,跨进大门,嘴里“哞哞”地学着蛙叫,大步在池堤走着。他走近装置池边的特制饵料台,捧起饲料,往上面均匀地撒下。然后,朝围墙门口做个手势。留在那里的鲤拐子打开总闸开关,立刻,那饵料台微微震动起来,铺撒上面的颗粒饵料,就像有了生命的小动物,欢蹦乱跳。牛蛙听到鳅儿熟悉的鸣叫声,成群结队地游拢过来,跳上饵料台,拼命地争抢。这是鳅儿和鲤拐子爸爸的发明创造,牛蛙只吃动物饲料,不吃植物饲料,面且最爱吃会蹦会跳的虫子鱼虾和螺蛳等小动物。可是,天然资源早已遭到破坏的洞庭水乡,哪有那么多动物饲料满足百万只牛蛙日益增长的需求呢?他们全家分工合作:抓老三和荷香饲养蚯蚓、蝇蛆,捕捉小鱼小虾;鳅儿和鲤拐子用猪肠衣、鱼粉、麦麸等制成动物形状的颗粒饵料,撒在特制的振动台上,接通电源,频频震动,颗粒饵料上下蹦跳,引诱牛蛙摄食。同时,他们还在每块鱼池里安装一盏黑光灯,夜幕降临,灯光四射,飞蛾纷纷扑入水中,牛蛙的肚子吃得圆鼓鼓的。鳅儿撒完饲料,挑起鱼桶,踏着轻松愉快的脚步,走向围墙大门口。鲤拐子迎上前,伸手接过鱼桶。鳅儿躲闪。鲤拐子一手按住鳅儿的脑壳,一手托起扁担,轻轻一抛,连扁担带鱼桶落到自己肩上。鳅儿噘起嘴巴,不满地说:“你今天让我单独操作,就要让我操作到底嘛!不兴半路抢劫。”
鲤拐子拉着他,边走边说:“你操作得太好了。这下松口气,好上桌吃早饭。”
父子俩跨进院门,荷香递上凉茶。鲤拐子还是保持多年来渔船上养成的习惯,双手捧水,浇到脸上,毛巾一抹,干干净净。他头一个走到饭桌旁,朝桌上扫了一眼,只见三双筷子三碗饭。他皱一下眉头,不快地朝厨房里问道:“荷香!抓老三还没回来呀?”
荷香走拢饭桌,坐下,说:“几天不见他的影子,不晓得到哪里去了?”
“他没给你讲?”
“以前他每回出去,做什么事,何时回来,总要给我交待得清清楚楚。这回一句话也没留下。”
“我不信!我怀疑是你逼他出去的!”
“天啦!那就是冤枉!”
大家各坐一方,埋头吃饭咽菜,默默无语。院门口大柳树上的小鸟,望着这里叽叽喳喳地鸣叫不停。大黄狗从门外蹿进来,钻到桌子底下,嚼得肉骨鱼骨嘣嘣地响。突然,鲤拐子放下碗筷,站起身子,急切地说:“鳅儿!跟我来。”
荷香的牙齿停止了摩擦,鳅儿张大了眼睛,问:“到哪里去呀?”
“驾船送我到湖那边去。”
“你过湖有什么事呀?”
“这,你就莫问啰!”
鳅儿刷刷扒完碗里的饭菜,嘴巴一抹,起身就走。鲤拐子紧紧地跟在后头。荷香起身,手扶门框,哽哽地叮嘱:“望你们早些回来呀!”
黄狗见此情景,箭一般从桌子底下蹿出,追向小主人。父子俩来到春柳湖码头,走拢自己的看湖渔船,一个弯腰起锚,一个上船推开铲头棚,黄狗纵身一跃,落在渔船上。鲤拐子挺立船头,敞开衣禁,一手插腰,衣摆飘动,一手举起酒壶连咽几咽。黄狗坐在他身旁,抬头默默地望着。船到湖心,鲤拐子掉转头,问道:“鳅儿,你的抓老三爸爸好不好?”
“好!”
这时,船拢堤岸,他跳下船,迈开脚步,黄狗紧跟他背后。他弯下腰,摸摸黄狗的背脊,低低地说了些什么。黄狗便转身回到渔船上。他一步一步,登上大堤。“鲤拐子爸爸!我什么时候来接你呀?”
“我找到你抓老三爸爸就回来。”
鳅儿仰望鲤拐子爸爸高大的身影,泪如泉涌。他追上大堤,高声呼喊:“鲤拐子爸爸!你要回来呀!你一定要回来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