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荒原薪火 > 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次日,天刚蒙蒙亮,突击队成员从临时指挥部门前集结后出发,队伍很快穿过胪望市市区北郊,通过北山口大石桥后,行进在双胪公路上。突击队由12人组成,副队长谢平安和退役骑兵巴雅尔在前面开道,副队长向东成赶着装满辎重的马车,车上坐着盟局双胪会战筹备处工作人员穆兰,原盟局机关办公室职员张林三,复原工程兵李大龙、崔永达和复原汽车兵胡大力、边东风,谢长安、洪振国和尚志成骑着马紧随其后。

队伍走上双胪公路后,一路上几乎没有行人,队伍在清晨的雪雾笼罩下孤独的行进在大路上。

离开胪望市不到2公里,路况开始变得恶劣,原本相对平坦的公路路基时有时无,能看到路基的地方也到处是大坑,由于路上前日降了一层薄雪,随着太阳从东方云层中冲出来,天气逐渐暖和起来,路上的雪呈现出将要融化的状态,路面开始变得湿滑泥泞起来。马车在颠簸的路上时而打横,时而侧滑,弄得马车像喝醉了酒的醉汉一般,左摇摇右晃晃,深一步浅一步的,每前进一米都十分艰难。终于,性子急躁的李大龙用力拍着被颠的头昏脑胀的脑门,大声嚷嚷起来:

“这他妈叫什么路啊,简直比江西剿匪时钻山沟子还难走”

崔永达附合道:

“这破马车,晃晃荡荡的,到处叮当乱响,我看照这样走下去,就算人不被颠的散架子了,这破马车用不了多长时间也得颠零散了,去他娘的,不坐了,老子下车自己颠儿了”

车上的人早已经在破马车上颠簸的苦不堪言,听了李大龙和崔永达的抱怨,都纷纷跳下车,跟在马车后面踩着烂泥呱唧呱唧的往前步行,向东成也跳下辎重车,一边牵着马缰绳,拽着马车往前走,一边大声问在前面带路的谢平安:

“谢副队长,前边全是这种操蛋路吗?”

谢平安回头对向东成大声说道:

“这才是个毛毛雨,越往前越难走,我看你还是上马车吧,前边还有40多公里才能到达目的地,咱们得趁着天亮抓紧赶路,照咱这样像老母猪拱圈似的走下去,天黑能到地方就不错了”

这条所谓的公路是十几年前日本鬼子从战略角度考虑修的一条砂石路,为的是一旦紧邻边境的胪朐市方向苏军有什么军事动作,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可以快速从胪望市做出应对反应,日军投降后,这条路虽是胪望市通往胪朐市的唯一通道,由于连年战乱,公路年久失修,所谓的公路其实早已名不副实,其间多处路段已经无法正常行驶车辆,胪望市到胪朐市之间的生产生活物资转运主要是在夏季,到了冬季大雪封路后,每年要有两三个月的时间道路完全封闭,两地的人员和物资往来几乎处于彻底中断状态。

面对一段塌陷的公路,突击队不得不停下来,前面十几米的路段,路桥下边的涵洞被山上下来的水彻底冲垮,低洼的路段形成了十几米见方的水泡子,泡子并不深,却已无法看清水下的路面在哪里,有人在沿路基方向每隔三两米处堆放一些石头,露出水面的两小排石头堆提示来人可以借此来识别原有路基的走向。

谢平安跳下马,动员大家到路基两边捡拾一些树枝和小石头,用镰刀割下些荒草,大家一起动手铺出个两米间宽的路面来,李大龙、崔永达两个人带领大家沿着石头堆提示的路基走向在水面上铺上一层树枝,在树枝上面铺上一层石头和土,又在最上层铺一层枯草,就这样新铺设的道路一步步向前延伸,一个多小时后,水面被新铺的小路分开,一条道路得以连通。谢平安又指挥大家把三匹战马套在马车上,五匹马一同拉着辎重车前行,大家在马车后面和两侧用力推,终于把辎重运了过去。

看着辎重车终于涉过水面,汽车兵出身的李大龙摘下满是汗水的棉帽子,一屁股坐在地上,呼哧带喘的说到:

“这要是有辆坦克,老子呼隆隆一脚油门就能妥活儿,哪至于累的混楞个一身泥一身土的”

谢长安拍打着身上的尘土,走过来,在李大龙肩膀上拍了拍:

“娜塔莎,会有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这是苏联电影《列宁在一九一八》中的一小段经典台词,这部电影,在场的人每个人都看了不下三五遍,无需多言,众人自然心领神会。

向东成笑着接过谢长安的话茬说:

“队长,就李大龙这虎背熊腰的样子,哪像什么娜塔莎?这句台词应该说给穆兰同志才对”

穆兰整理一下纷乱的头发,喘着粗气说:

“谢队长说得对,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傍晚,一路披荆斩棘的突击队员们拖着疲惫的身躯,终于走到了目的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