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烛光之下,三得在道衍的监护下仔细的练习着写字,时不时的却偷眼瞧一瞧放在一边的剑,那剑平华无奇,却仿佛对三得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吸引着他不顾一切想要得到它。道衍还在思索着白天的事情,他盯着三得的背影不禁陷入了思考:梅花庄的人也找到了这个孩子,难道一切皆是定数吗?由梅花庄作保,那人性命定是无虞了,可是能牵扯出梅花庄的人,该是个什么人呢?雪峰寺与庆寿寺千里之遥,这其中又该如何联系起来呢?道衍一时还想不明白。三和小心的递上了一杯茶水,看师父还在为白天的事劳神,尤是漫不经心地一问:“师父,这剑有什么稀奇吗?”
道衍收回了思绪,沉默了一会,说:“这剑叫做梅花剑,乃是梅花庄与人启誓的信物,除此之外却并无其他稀奇之处。”
三和见师父不想隐瞒,便继续问道:“哦,那梅花庄又是什么地方?”
道衍答:“世人都知梅花庄,是因为梅花庄的传奇故事。据言,拨弄天机、口吞日月的术士多出于此,每当天下有变,他们便出得世来挑动风云,疏势利导,凭四两之力拨天下千斤之势,而往往有不期之效。虽然被说谈了几百年,但却没有一个人真正的到访过梅花庄,有传言说那庄子修在世外桃源,还有人说他们住在九霄云外,实在地址为师也是不得而知。”
听师父这么一说,三和就更好奇了,这梅花庄也太神奇了,随便一个跳出来都能改变天下大势,那里边住的岂不是个个都是神仙?那梅花庄的庄主是谁,他的本事该有多大呢?这梅花庄又到底有什么传奇故事,我怎么没听人说起过?现在关于梅花庄的问题也太多了,一时竟想不起来要问什么,兀自思考了起来,道衍见他不再发问,自己倒是继续说起来了。关于梅花庄的传说,最早还要追溯到大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手下有一术士,称之为袁天罡,相传此人有撼天动地之能,一日,太宗得到一本密谶,上面预言“帝传三世,女武代王”,太宗召袁天罡作释,袁天罡以天机不可泄为由推辞,太宗带袁天罡上楼,命人拆去楼梯说:“如此仅你我二人,天机便不会泄露了吧。”
袁天罡无奈,只得如实说:“此卦已生成,此女现在就在宫中。”
那是有一回,袁天罡领旨回京,至朝天关,见利州方向紫气荧盈,于是西南行十五里,仍见利州祥云累累,便对身边的人说:“此地王气笼罩,恐有新王诞生。”
恰好都督武士彟听闻袁天罡擅长相面,便邀请到家中做客。袁天罡见杨氏怀中男儿装扮的武则天大为震惊,说:“此子龙瞳凤颈,极贵验也!只可惜是男儿,若为女,当为天子。”
袁天罡窥破天机,如何不识小儿女作男装,不敢道破而已,不过他已经知道,有女武代王,这女武,就是杨氏怀里的孩子,武士彟的二女儿武则天。太宗深感不安,问:“我把她找出来杀掉可不可以?”
袁天罡答:“不可,武姓代王,此乃天命,天命不绝此女,妄动恐怕伤及无辜。武姓称王,当是四十年后,四十年后此女年老,心生慈悯,不会杀尽李家子孙,大唐中途易姓只是暂时,此女不能绝了大唐。若妄动,恐有他人篡唐,凶狠更甚。”
太宗诺。晚时,太宗宴请群臣,有一大将唤作李君羡,河北武安人,封武连郡公,任左武卫将军,守玄武门。行酒令时,大家各自报出自己的小名,轮到李君羡,他不好意思地说自己的小名:“我叫五娘子……”众人大笑,男人竟有此女人名。太宗心里紧了一下,面无改色打趣道:“李君羡,你是何样的女子啊,如此勇猛?!”
夜宴散了,太宗难以入睡。未几,李君羡因欺君压民被弹劾,不久被处决。太宗临崩前,召袁天罡入见,这在当时该是莫大的信任了,太宗问:“我还有多少时日?”
袁天罡含泪答:“陛下大限,只在今晚。”
太宗坦然道:“生死由命,有什么可忧伤。”
袁天罡流泪不语。太宗恳请说:“先生通晓阴阳八卦,知天命,算变数,早些时候请教先生身后之事,先生始终以唯恐泄露天机为由推辞,今朕大限将至,不能再忤逆天意,先生只言片语也只作黄泉路上杳杳之音,于天机无虞吧。”
袁天罡流泪跪诺。磨墨展纸落笔,以周易八卦推算,绘图附谶颂律,一气呵成,一发不可收拾,一口气作了图像六十张,直到李淳风发现太宗早已沉沉睡去,袁天罡还没有停止的意思。李淳风一推袁天罡的后背,示意他太宗已逝去,说:“天机不可再泄露,还是歇了吧。”
袁天罡重重地放下了笔,没有抬头看一眼,却又泪如泉涌了。这一晚,他作图六十,每幅图都附有谶语和诗颂,这六十张图每张图都诠释着一件大事,一直预言到了华夏中国两千年后的命运。三和忍不住猜测说:“哦?难道那大名鼎鼎的袁天罡竟然是梅花庄人吗?”
道衍摇摇头:“我不知道,梅花庄人从来不会承认自己是梅花庄人,也不会否认自己是梅花庄人,我们能做的只是无端的猜测。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当初太宗手里的密谶是从何而来的,除了袁天罡,谁还会有这个本事,能预测到女武代王?”
道衍皱着眉头,他在耐心等着师父的下文。道衍继续说:“据我所知,是一个叫刘弘基的人,他给了太宗那纸密谶。”
三和问:“刘弘基?又是谁?他也是梅花庄人吗?”
道衍答:“太宗手下能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三和问:“他又是如何得知女武代王的呢?他为何要给太宗那本密谶?”
道衍点点头,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测:“姑且说拥有推演之能的袁天罡像是梅花庄人,倒不如说这个人才更像极了梅花庄人,他知道大隨将亡,他知道玄武门之变,他还知道女武代王,但除此之外,由于某些原因,他似乎对再以后的事情一无所知,所以他需要一位大才为他推演未来,恰好袁天罡就是这样的大才。这似乎是一笔交易,他力保李唐江山,李唐也在帮他实现某种目的。于是他抛砖引玉,利用唐太宗的手得到了袁天罡演算的结果。”
三和摇摇头表示想不明白:“您是说袁天罡的《推背图》?那不是被当做唐太宗的陪葬品一起埋葬在了昭陵?”
道衍的假设更加大胆了,他说:“唐太宗驾崩不久,刘弘基也逝了,唐高宗废朝三日,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赐谥为襄,并将他陪葬昭陵。”
三和被这个假设吓了一跳,他不太敢相信,问道:“师父您是说,刘弘基为了得到推背图,诈死?”
道衍也不反驳,只是说:“这书,后来在一个人的手上出现过,那个人就是在龙湾之战帮助我朝太祖大胜陈友谅的大术士,刘基。”
三和慨叹道:“怪不得这刘基号称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原来是因为有祖上传下来的这样一件宝贝。”
道衍摇头道:“不,刘弘基和刘基,你不觉得这两个人太像了吗?不错,人是不可能活了几百年不死的,但是,如果是梅花庄人那就说得通了,毕竟是徐福的徒弟,没有人知道那长生不死的法子到底找到还是没找到,我甚至怀疑,他们根本就是同一个人。”
三和彻底不敢相信了:“相差几百年的两个人怎么会是同一个人,而且,那刘弘基是一心一意要保李唐江山的,而这刘基,保的却是朱明江山,若是同一个人,他为何不找到李唐的后人延续李唐国运呢?”
道衍点点头道:“你还记得那句话吗:李赊朱家一抔土,朱还李家一煤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