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水墨鄂州 > 第37章:世界很大,鄂地苗蛮想出去转转!

第37章:世界很大,鄂地苗蛮想出去转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面对依然强大的东夷、南蛮、苗蛮、及荆蛮封部落实的威胁,为了夏族不再重蹈太康帝的覆辙,公元前2100年,夏族皇帝少康将国都迁移到了今天河南省济源市。《竹书纪年》记载:“帝少康十八年(约前2100年左右),迁于原。二十一年,陟。”

于是,在忍辱负重中少康帝带领当时的中原部落一心搞经济建设,好在苦心人天不负,经过近二十年修养生息,华夏族终于再次恢复到了往日的繁华,史称“少康中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王朝通过改革完成续命的事情。于是,公元前2087年油尽灯枯的少康帝走完了人生之路。《路史·后纪》载:少康“在位四十有六岁”。前2086年,少康帝的儿子帝杼继承大统,成了华夏族的第七任皇帝(至前2060年),帝杼是夏王朝另外一位伟大的贤君。《国语·鲁语》称赞“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认为帝杼全面地继承了大禹的事业。杼之子槐也是一位贤君,努力同化政策,基本上解决了东方九夷问题,到了此后的槐、泄、不降的时代,东夷基本上与夏后氏融为一体了。帝杼登基后,敏锐地觉察到了东夷虽然退出中原皇权斗争舞台,但力量依然十分强大,仍旧还在觊觎华夏族的资源和财富,一直在持续武力侵犯华夏族群里的其他部落,看情况是准备随时卷土重来的样子。为国家长治久安,为了巩固华夏族对东方的统治,帝杼五年,他将都城由原迁到开封老丘,也就是现在河南省开封市附近。随着夏后氏实力的强大,作为一名有抱负把皇帝,帝杼最终的政治目标就是为夏王朝开疆扩土,加上地缘政治的关系,东方必然是夏后氏扩张的首要目标,这就不可避免地与东方异姓国族发生直接的关系。于是,帝杼终其一生,东方始终是其经略的重点。帝杼八年,他决定完成其父少康的遗愿,率军攻打的仇人东夷族。然而,首战确实出师不利,原因是攻打东夷族时不仅遭到顽强的抵抗,帝杼的先锋军队还被善于射箭的东夷部落的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俗话说:“开工没有回头箭!”

御驾亲征帝杼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明了长矛和用兽皮制做的铠甲,此事最早见于秦朝文献《世本》中的记载“杼作甲”、“杼作矛”。这在当时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年代可是一件逆天的黑科技,有了战甲的保护加持,不仅大大增强防御能力和战斗力,还大大降低了战场上伤亡,有生力量得到了保存和进一步发展,这就使得夏朝对外积极扩张的野心更强了,传说中夏朝一直打到了东海边,使东夷各部落归降,夏王朝的领土势力范围得到空前扩大,夏朝帝杼手里达到鼎盛时期,空前自豪的夏人对杼格外尊重,为杼举行过“报祭”。世界很大,鄂地苗蛮想出去转转!就在中原王朝打得不可开交之时,与其一水之隔的两湖之地的也打了起来,前面说过从华夏族洗劫回来苗蛮部落,不仅带回了很多资源和财富,同时也带回来了很多黑科技,比如青铜器的冶炼技术,比如夏族先进防护装备铠甲,这就使得苗蛮部落不再甘心只窝在鄂州这一块地方修地球,说白了就是鄂州地域苗蛮们生产技术的提高使得生产力过剩,这就迫切的需要把这部分过剩生产力给转移出去。根据近些年在武汉、鄂州的一些考古发展现,在夏商时期江汉地区广泛分布着一种“鼎式鬲”文化,比盘龙城遗址和江陵荆南寺夏商遗,这种具有共同特征的文化器群代表了某个族群或邦国,不排除它是文献中所言的苗蛮居民所用的器皿。同样的处于地缘关系考虑,与其仅一湖之隔的南蛮便成了首要扩张的目标。于是,公元前2080年左右,鄂地的苗蛮率先向曾经的没落勋贵南蛮发动了战争。根据笔者翻阅各种史前各类资料发现,当时鄂地的苗蛮部落至少集结了不下两万人的军事力量,装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武器青铜剑和兽皮铠甲,沿着从鄂州到通山,再到咸宁通城的路线,徒步行军了至少数十天之久后到达今天的岳阳辖下临湘,古时称岳州。短兵相接后,临湘一带的南蛮根本就不是鄂地苗蛮的对手,经过大约数月战斗几乎是零伤亡的情况下实现了初战告捷。于是,后世诸多文献中便有了“古岳州,夏商为三苗之地”的记载。至此,三苗国的后裔苗蛮终于走出了复国大计的第一步,出兵走了出鄂地,再次踏上了先祖曾经的领土湘江之地。这里有一点要说的是,很多学者喜欢将苗蛮、楚蛮、荆蛮统称为南蛮,其实苗蛮时夏朝时期生活在古鄂州一代土著,南蛮则是夏朝对九州之域江西湖北湖南一带统称,荆蛮是商朝对生活在荆襄一带的土著居民的叫法,而楚蛮却是周朝对湖北一带原居民称呼。上述这些称呼却是很乱很杂,没有一定历史知识积淀很难缕清头绪。不过从侧面说明一件事,就是“地域黑”“鄙视链”这种东西不只是现代才有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